「Canon in D」(Harp, Violin, Cello 豎琴、小提琴與大提琴)
相信大家對這首曲子應該不陌生,多年前在亞洲這一帶拜電影之賜,這一首本來就有名的曲子以一傳十傳百之姿,在亞洲迅速傳開,成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音樂。但也因為如此突然的暴紅,讓很多朋友們都會認為,「卡農」就是一個『曲名』…
我們要清楚知道的是,在巴洛克時期之前的作曲家,多以『曲式』來作曲,舉凡我們聽過的吉格、賦格、變奏、奏鳴、前奏曲等等都是所謂『曲式』。而「卡農」也是音樂曲式裡的其中一種,字面上的意思是“輪唱”,“輪唱”簡單的說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,交叉進行、互相模仿、追隨,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,十四世紀就有出現這種形式的樂曲。也因為這樣,這些曲子沒有一個明確標題,直接以曲式來代表這曲子,但若要說它是一種曲名,也只是為了方便有個名稱去談論;所以卡農主要還是以一種音樂形式來定義。所以當大家有聽到喜歡的「卡農曲」,建議還是記下作曲家的名字,才會找到準確的一首。
不過,一般如果沒有特別指出,大家一談到卡農,指的就是德國作曲家帕海貝爾(Johann Pachelbel,1653-1706)最著名的作品---《D大調卡農與吉格(Canon and Gigue in D)》,大約在1680年完成。帕海貝爾是一位德國作曲家,也是一位管風琴師,自幼即顯露音樂上的才能,曾擔任多所教堂和宮廷的管風琴師,晚年名利雙收,擁有當時最偉大的管風琴大師之稱;他的作品曾對巴哈產生過很大的影響,巴哈的哥哥就曾在他的門下學習。
若和Pachelbel的其他偉大作品相比,這首《D大調卡農與吉格》可以說是無足輕重,也不是一首會被Pachelbel自己選擇列進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,更不用說是最知名的古典音樂之一,然而在今時今日,《D大調卡農與吉格》卻確實成為最知名的古典音樂之一!Pachelbel當初寫下這首曲子時已經接近巴洛克時代的尾聲,大約在1680年左右(另有一部份專家認為是1700年左右),最初是為了一個小室內樂而創作,包含3把小提琴和一把巴松管,且彈奏的速度比今天演出的速度要快速很多。
「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, D大調卡農與吉格」 (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)
《D大調卡農與吉格》在被創作之後,曾經沈寂幾近消失過一段時間,直到1919年在德國歷史學家Gustav Beckmann的一篇學術文章中出現,接著在1925年時以樂譜的形式被出版,並在1940年由波士頓大眾管絃樂團(Boston Pops orchestra)的創辦人Arthur Fiedler帶領樂團錄製這首《D大調卡農與吉格》,然後到二十世紀的60和70年代,開始越來越被常收錄在音樂家們的專輯中,也慢慢成為大家熟悉的古典音樂之一;但真正將這首音樂成功推出於大眾,是因為1980年被選為好萊塢電影「Ordinary People」的主題曲,讓它一躍成為眾所皆知的音樂,並且直到今日成為主流的古典音樂之一,特別是《Canon in D》尤其常被此用在婚禮上演奏。
《Canon in D》之所以如此吸引人的原因,可能有幾項,首先是它的旋律是非常純粹的簡單,又不至於過度精緻典雅,加上它不斷重複的旋律貫穿始終,迷人和諧的音樂感受,不但是容易接受聆聽的一首古典樂,更有讓人難忘的抒情音樂品質。再來,由於它是一首高使用度和高辨識度的古典音樂,特別常被使用在很多高度感性的場合,譬如婚禮的進行上,讓《Canon in D》與人們的情感可以迅速連結,再加上它的重複性旋律,使它可以在任何時間結束都不繪突兀,所以當新人要使用古典音樂時,這首歌遂成為一項非常安全的選擇。
由於其知名度,其實目前坊間有很多改編給各個樂器演奏的卡農譜,連我們的愛爾蘭豎琴也可以彈奏唷~相信大家應該對這段影片不陌生,來聽聽用我們來自法國的CAMAC HARP,他們家的<32弦電豎琴—DHC Blue light> 所彈奏的卡農版本。
再來這特別的版本是來自目前音樂界知名團體《The Piano Guys》,其中的一個成員以一人分適四角,呈現用四把大提琴,一起拉出這個有別以往、活潑快樂的精彩卡農!
附註:小編絕對沒有偏心,只是透過這麼多影片的同時,讓大家明白這首音樂真的是分享不完,非常多的版本供大家選擇,除了小編挑選分享出來的這幾個版本,建議喜歡這首音樂的朋友們,也可以上YOUTUBE查詢更多的不同的卡農唷~
留言列表